臺北市:木馬文化,2008
ISBN:9789866973635;9866973638
內容簡介:
兩位女人、三位男人、兩位智者,架構出了整個阿富汗故事的精華。在回教的世界,神秘的可蘭經教條以及布卡下的含意,讓殘酷與寫實被發揮的淋漓盡致。瑪黎安與萊拉,身處在伊斯蘭世界下的女性,從他們的內心,可以得知過於真實的殘酷。嘉里爾、塔力格、拉席德,三位完全迥異的男性,在戰亂砲火下的阿富汗,代表了三方不同的生活型態。費依祖拉穆拉、哈金,一位終身信奉阿拉的智者,與一位從阿富汗看見世界的智者,這兩者在故事中代表的希望與願景,同時對命運、悲慘、恐懼撒下一個種子,從萌芽中看見掙扎與光芒。
心靈啟發:
若命運是註定好的,人活著的價值在何處?在台灣生活的我們,接觸的是美式文化、韓國日本生活,自由開放已經成為台灣的代名詞,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。但是,遠在數百公里外的回教世界,生活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如此。戰亂、破滅、殺戮,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殘自己的人民,這樣的殘酷人生,令人難以置信,竟然會活生生的發生在這個世界上,而且這樣的小說故事,其寫實的程度,在閱讀過後,仍然有強烈的震撼。
學者季胡(Giroux)曾提出要衝撞體制、衝撞這個世界的不公平。這樣的論點在故事中的阿富汗世界,顯得重要卻又是非常無力的,宗教滲透進社會、社會又遭受政治、武力的支配,於是在器物、制度等方面都受到箝制下,大多數的人顯得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。不僅是單方面的問題,這已經是難以改變的,像是一座古塔一般,其存在本身就難以撼動。
而談論到希望,這個詞在故事中代表的是閱讀在翻下一頁時,想要看到的。但這卻只有一絲絲的,像是陽光透過樹葉間透出一樣地,發散在一些小地方。在戰爭、火箭炮、一把槍的開展中,無情地又被遮蓋了。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,希望、悲劇交織而成的人生,往往令我一遍又一遍的闔上書本,待冷靜之後再行閱讀,同樣地,我也對我自己的無力感有深刻的體驗。
人的價值取決於自己生活的方式,每個人活的價值不同,只在於生活中有沒有靈魂。
可以外借嗎?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館藏查詢